重慶雙福國際農貿城
重慶雙福國際農貿城是重慶市實施的“菜籃子工程”和“民生工程”,是重慶最大的綜合性一級農產品批發市場,由重慶交通運輸控股集團投資建設并運營管理。
農貿城總占地2455畝,主體商品交易區35萬m2,凍庫2.5萬噸。匯聚蔬菜、水果、糧食、食用油、干貨、副食、肉類、水產、蛋品、凍品、花卉等16個類別。城內入駐經營戶約5000余戶,銀行、超市、餐飲、檢測中心、市場監管所等配套、服務設施和職能部門若干,提供就業崗位約10萬余個。
自2014年開業運營以來,農貿城供應量逐步增長,整體穩中有進,維持了量足價穩、購銷兩旺的局面,保證了全市農產品供應,帶動了全市三農經濟發展,并已輻射四川、貴州、湖北等多個省份,輻射人口達6000萬人。2021年,年交易量達465萬噸,年交易額達406億元,交易量和交易額保持兩位數增長,已逐步成為西部地區交易規模、聚集輻射范圍都位居前列的全國跨區域骨干流通網絡節點農貿城。自2020年以來,農貿城先后榮獲“重慶五一勞動獎狀”、“工人先鋒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和稱號,雙福公司黨委榮獲2020年度“重慶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
作為公益性市場,近年來,在市國資委的領導下,農貿城積極作為,服務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
一是通過組織經營大戶到鄉鎮進行走訪對接,大力推動農商互聯、產銷對接,對開州區大進鎮長城村、城口縣東安鎮鮮花村開展產銷、農產品加工方面的對接,簽訂魔芋保底價收購合作協議,拓寬銷售渠道,帶動當地農產品走出來,合作土地7000畝,幫助農戶每畝年增收3000余元。
二是針對重慶市重點深度貧困的18個區縣,大力開展蔬菜、水果、水產等方面的對接合作,引導當地調整種植結構,并幫助建立起一批具有影響力和知名度的農產品品牌。結合市場自身特點,在市場內設置了11個扶貧專銷點。
未來,農貿城將致力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設。
一、推動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一是發展農產品基地產地。二是整合市場主體資源。三是發展自營業務。四是挖掘下端資源。五是完成冷鏈物流分撥中心建設。
二、加快完善智慧農貿體系建設。一是實現設備設施智能化建設。二是實現業務系統智慧化建設。三是實現市場管理及服務智慧化建設。
三、推進標準化市場體系建設。一是加快推進基礎設施標準化建設。二是積極推進服務標準化建設。三是加快推進運營管理標準化建設。四是加快推進工作流程標準化建設。五是加快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六是加快推進企業形象標準化建設。七是建立農產品溯源系統。
四、依托交運集團物流優勢實現加速發展。一是利用集團已有的三圈國內物流分撥配送網絡和三級物流站場體系。二是調整布局業態和市場配套,打通農產品上下游產業鏈。三是推動農貿產業與物流、客運的融合發展。四是實現農貿帶頭物流發展。五是以物流加速農貿流通,夯實雙福國際農貿城在全市農批市場的龍頭地位。